一家成立20年的氫燃料電池企業,準備向產業化、市場化發起沖鋒。
12月14日,上燃動力舉行了成立20周年慶,并重磅發布其第四代產品—— “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推出中國首款獲得第三方權威認證的70MPa減壓閥,并與房地產熱電聯供、氫能船舶、多城市物流和卡車、以及鋼鐵企業綠色運輸等領域的伙伴達成戰略合作,其中還包括共同開發“中國第一艘氫燃料電池游艇”。
上燃動力發布超越-神州200氫燃料電池發動機
上燃動力現在已經歸屬未勢能源。借此機會,未勢能源宣布完成首次市場化融資,融資金額達9億元,由國投招商、人保資本聯合領投,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投后估值達40億,刷新了中國燃料電池A輪融資金額及投后估值兩項紀錄。
資本、技術、產品、合作伙伴聯袂登臺,作為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的先鋒騎兵,未勢能源和上燃動力吹響了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沖鋒號。
1、“超越—神州200”壽命超15000小時
上燃動力此次發布的“超越—神州200”發動機額定功率達200kW,質量功率密度提升至760W/kg,最高效率可達60%,壽命超15000小時,可以滿足交通領域對燃料電池功率等級、環境適應性和耐久性的需求,達到了國內領先的水平。
超越—神州200
在氫氣控制系統中,技術團隊為引射器設計了創新的“混動”氫循環結構(HHM—Hybrid Hydrogen Module),與單泵方案相比,可實現全功率從1%-100%無界調節,大幅度降低系統氫耗,實現10%續航提升。
發動機整體進行了模塊化、輕量化和集成化的設計,電控系統采用9合1功能集成,功率提升了一倍,并且采用大數據AI算法,可智能預測并調節輸出,以降低整車功耗。
該款發動機還采用了行業領先的燃料電池智慧檢測技術——“諾德(NODS)云醫生”,通過深度融入AI檢測技術,可實現系統健康狀態智能診斷、自我調節和修復功能,兼具高功率、長壽命、耐候性等市場競爭優勢,更加適配長途及重載應用領域,可實現不同工況全場景覆蓋。值得一提的是該款發動機是平臺化產品,可根據客戶需求實現從150kW-300kW進行不同功率的匹配。
上燃動力減壓閥
在發布會上,上燃動力還推出了國內首款自主開發的70MPa多功能集成減壓閥組“巖竹”系列產品。該款減壓閥僅重60克,采用同軸多級減壓技術,穩定輸出壓力達到0.5MPa-2MPa,全壽命出口壓力波動小于±20%,相較于國際市場主流產品,減壓比更寬、穩定性更高。該減壓閥針對氫氣安全性也做了優化設計,將傳統的單向閥以及多個零部件一體整合到減壓閥中,最大程度較少組件的連接點,以減少氫氣泄漏的可能性。在全壽命周期內整個閥體的氫氣泄漏測試值小于2.8*10-4,并通過了嚴苛的第三方認證。
2、開發氫燃料電池游艇等場景產品
得益于強大的實力,上燃動力吸引了氫能利用全領域合作伙伴的關注,未來燃料電池技術將不僅僅局限于商用車,也有望在船舶、建筑等多領域開展深層合作。
活動當日上燃與房地產、物流、鋼鐵、船舶等領域的多家知名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包括與愛情地產聯手打造首個熱電聯供社區,攜手美錦能源、螞蟻物流及氫車熟路探索零碳物流運輸體系,與無錫蠡湖集團、大連海事大學共同開發“中國第一艘氫燃料電池游艇”,展現出氫能運用廣闊而美好的商業前景。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碳排放和能耗較大的鋼鐵行業,上燃動力也實現了突破,攜手“榮程鋼鐵”在華北地區開展鋼鐵行業深度減碳攻堅行動,致力于鋼鐵行業零碳綠色運輸。榮程集團張榮華主席特意為上燃動力送上20周年紀念賀禮——銅奔馬,預示著雙方在氫經濟領域的合作馬到成功。
3、發展20年,市場正在打開
上燃動力今年20周歲了。
2001年,針對國家 “863 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提出的實現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產品化和產業化目標,由上海同濟企業管理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二十一所及自然人等共同出資成立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現任國家政協副主席、科技部前部長萬鋼曾任其第一任總經理。
上燃動力成立后于2001年就成功研制了超越系列燃料電池轎車,開創了中國燃料電池汽車事業的先河。上燃動力配合主機廠,參與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示范運營,配套經驗豐富。
2018年長城控股將上燃動力納入囊中,并于2019年將其注入未勢能源。以上燃動力為核心,未勢能源迅速構建“氫檸技術”體系,打造出“氫電平臺”、“電堆平臺”和“儲氫平臺”,在此次新品推出之前,已經針對商用車和乘用車市場開發出可商業化運用的百千瓦級發動機,并且在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空壓機、氫氣循環系統、儲氫系統及核心部件等多項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性能指標均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擁有100%的知識產權,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
可以說,上燃動力是中國氫燃料發動機行業中當之無愧的領軍者。其產品的發展成熟,也意味著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在技術和產品上已經做好了商業化準備。
同時,氫燃料電池產業迎來有史以來最好的政策環境。
自2020年以來,氫能利用不斷得到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到目前為止,中央已經批準首批京津冀、上海、廣東三個氫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成渝、武漢等地也在積極籌備第二批示范群申報。
在此背景下,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預測,到2050年中國氫氣有望達到1.6億噸使用量。而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車科創功能平臺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卓平則預測,到2035年,中國燃料電池商用車保有量將達到120萬輛,加氫站1萬座;2060年,中重型燃料電池商用車市場占有率將達到65%,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占率也將達到15%。
未來數十年,氫經濟將會是中國乃至全球最為確定的投資機會。
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據未勢能源透露,此次A輪融資收到了超過140家投資機構的投資意向,最終接受了其中7家進行戰略性投資。未勢能源也宣布B輪融資正式開啟,并同步推進IPO前的合規工作。
未勢能源舉行A輪融資簽約儀式
氫燃料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是新能源車驅動技術革命的雙輪。2021鋰電池在資本市場盡享榮光,寧德時代封王,鋰電產業鏈股票集體爆發。隨著加氫站的不斷建成,氫能在工業、交通、建筑、民用市場的空間不斷打開,2022年開始,氫燃料電池概念會不會成為資本市場的超新星爆發呢?我們拭目以待。
2022電觀大會將于12月18日召開,全程線上舉辦、直播互動。